最近可能是因为又开始创业的缘故有意无意的逼迫自己做了很多对人生对事业的大思考。比如整个人生剩下的三十年打算怎么活,比如接下来的职业发展到底怎么进行。

恰逢昨天被音悦台倒闭的新闻刷屏,做为音悦台曾经辉煌的参与者看着别人对音悦台整个生命历程的总结复盘还是有点唏嘘。

我是2014年初离开音悦台的,离开前的那个年会上在台上给大家说的话还被我记录在另一篇日志里。

2013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V榜颁奖盛典。
这一年我们有了第一个口袋饭。
这一年我们的视频下载量突破了2亿次。
这一年我们给我们的网站改版换了新的样子。
这一年我们的商城卖出了第一张专辑。
这一年我们还有了第一个VIP付费用户。
这一年我们斗哥还第一次上了赢在中国。
就在今天早上我们还第一次有了我们的iPad客户端,并且这一刻就排在App Store音乐类的第一名!

在音悦台创业那几年要说有什么收获,可能受益最大的就是事业上一次次的正反馈带给个人的成就感与自信,而这种成就感与自信一直伴随我至今。尽管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同样也经历过不少来自工作成绩业务增长带来的正反馈,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那段惊喜不断的日子。

用户满意的产品服务,倍增的业务数据,从未干过的新鲜事等等都让人感到骄傲。

带着这些回忆昨晚再又一次失(ao)眠(ye)中琢磨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难做出让人惊艳的产品了?

首先什么样的产品才算得上惊艳呢?扳着指头仔细数了下这些年让我感到惊艳的产品都有些啥。

硬件产品能够的上的有iPod、iPhone、Tesla汽车、Stary电动滑板、大疆OSMO Pocket、Airpods Pro等等
软件里够得上惊艳的当年的Path、Kik……嗯,没了。
如果把实体店也算上的话好像点评里我还标注了几家消费体验很惊艳的饭店、酒店、咖啡店等等。

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让我感到惊艳的产品会发现这其中大部分的都是偏实物实体的,虽然我是互联网从业者,但是真正来自互联网的让我感到惊艳的产品反倒比较少。

这其中可能有因为我是从业者所以见怪不怪眼高于顶的因素,但是客观理性来想象好像这些互联网产品确实没什么值得让人惊艳的,包括前面刚唏嘘过的音悦台。

说到这儿顺便分析一下音悦台那阵子我们是怎么给人制造出那种伪惊艳感觉的。

1. 产品设计感。
倒不是音悦台的设计有多好,而是当年的视频网站都设计的不怎么样,如果你还记得2010~2013年前后的优酷、土豆、56、乐视等等视频网站的样子,你就会觉得音悦台在他们之中确实是不一样的存在。记得当时给设计师提的要求是”清新爽洁不紧绷”,除了要求内容信息展示有主次之外还要求界面透气有留白,谢谢当年被我虐过的设计师朋友们。

2.提供超预期的需求解决方案。
音乐MV是当年视频网站都看不上的一块儿细分业务,MV有啥好看的,还不如一个擦边小视频带来的点击量多,所以当时的大视频网站不屑于好好做。竞争对手的疏忽给了音悦台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内容上我们给自己提的要求是”最全、最快、最高清”,以艺人为单位,艺人的所有音乐视频我们都要有,并且要最快速的有,全网首发是标配。在其他视频标清360P的时候我们提供标清480P,高清720P,再后来当大家都提供1080P超清的时候别人家1080P码率1200,音悦台的1080P超清码率直接干到3000。高清无广告,上哪儿去找这么良心的产品服务呢。

3.对的Timing。
记得当时和斗哥打赌,我们的App上线24小时之内一定能冲到AppStore总榜第一,后来实际情况是上线当天不到7个小时就冲到了总榜第一。为什么当时有这个底气,是对自己的产品足够自信吗?当然不是。原因是当时整个iOS生态里就没有一个专门看音乐视频的解决方案,唯一的VEVO还被墙了。每天就看用户反馈和微博上的呐喊声就知道用户需求有多强烈。需求旺盛又没解决方案的时候那怕是一个仅仅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就能有不错的口碑,如果你还能在产品设计以及内容服务上超出用户一丢丢的预期,那让用户产生一丢丢惊艳的感觉能有有什么悬念。

说回刚才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难做出让人惊艳的产品了。或者说我们再给产品加一个定义:互联网产品。

我想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1. 现如今的产品服务已经是一个过饱和的状态了,几乎不存在还没被产品覆盖到的大众需求领域了。
2. 现如今行业里共识的产研方法论导致几乎不可能会有惊艳的产品出现。我想重点来说说这个第二点。

要说现在用户变的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耐心不如先来反思一下做为从业者是不是也一样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耐心。

我们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是不是时刻会有”MVP””精益创业””快速试错””最经济的做法”这些词汇思想萦绕在我们周围。

想要的是十然后做到一的时候就丢出去见用户,美其名曰快速试错检验用户需求,数据驱动业务决策。

这一期开发工作量已经排满了,这个需求实在是加不进去了,还有那个需求能不能再简化一点。

这种妥协因为项目计划节点,因为业务进展汇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那反过来用户拿到产品之后首先不是唯一的需求解决方案其次这个解决方案还不完整,怎么可能让用户有惊艳的感觉呢。不被骂浪费用户时间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幸事了。

那为啥不能等都按照规划把产品做完做好了再去见用户呢?我想这个问题几乎不用我去回答。
大公司老板:生个孩子要10个月?给你10个人,1个月给我生出来!
大公司员工:1个月时间生孩子,胳膊腿儿别少,五脏六腑能简化就简化吧。啥?还要灵魂?要啥自行车阿!
创业公司:先把UI设计给我做好,PPT给我做好,否则我去融资手上连个东西都拿不出来!
……

太多原因和理由了,但是结果就是做为用户你越来越难用上让你惊艳的产品,做为企业越来越难做出让人惊艳的产品服务。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结果,那怕提高一点点做出好产品的可能性呢?

我觉得也有几点可以尝试,但仅限于还没面世的新产品,老产品想要容光焕发让人惊艳至少此时此刻我是真没啥思路。

1.永远永远面向用户,站在用户视角审视产品,切忌不要自嗨。
关于这个问题借用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的一张图来解释,你觉得用户玩的很开心,但是你真的做为用户视角体验过你的产品吗?

2. 第一个版本在”←MVP原则和超用户预期→”这个坐标轴上适当向右看齐。
做不到整体超预期,是否有可能在一个核心需求解决方案上做到超出用户预期的程度。

3.把有限的产品功能做透比把所有不完整的功能铺满有意义的多。
把产品的核心功能按照用户价值排优先级,在保障整体产品架构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把高优先级产品功能做透,为此放掉一些低优先级的功能需求也没问题。

4.以上我说的都是错的。:)

 

其实一个产品的成功失败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成就一款伟大的产品可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毁掉一个产品的方法却是随随便便什么就可以。

2019年是所谓大环境无比艰难的一年,2019年的冬天好像也比往年冬天更冷一些。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无数人都在拼搏努力着,有人蒙眼狂奔有人纵情燃烧,但有的时候稍微慢下来一些,好好看看自己问问自己,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以上胡言乱语完全是由昨天音悦台倒闭的新闻引出来胡思乱想,做产品规划如此,做人生规划亦如此。

人生即修炼,且行且珍惜。